唐亮:用互联网思维做艺术

John
John
2014-04-14 17:00:49
来源:风尚网

我们最近一直做一个艺术项目叫“不是美术馆”,也算一个很好的实验,收获很多宝贵经验,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,这个项目就是把公共空间改造成美术馆,比如商场,胡同,菜市场等等。初衷也很简单就是觉得应该让艺术走出来,不单单只在固定的地方看到,在生活中也可以邂逅艺术。

开始做的很顺利,后来很多朋友说我们懂互动,有互联网思维。我其实也一知半解什么叫“互联网思维”,即使有也是碰巧吧。不过静下来总结后,加上用碎片时间阅读很多相关文章后总结一下,归结俩字就是“应变”。我看过一个例子可以解释这个现象“新窗口现象”

新窗口现象:

比如我们过海关排着长长的大队,突然隔壁窗口开了,谁在另一个窗口排在前面,往往就是原来队尾的人。

因为出现三种心理

第一种,原来队伍头前的人觉得自己本身就在前面了,优势明显,第二种,队尾本来就在最后没什么好失去的,直接冲到新窗口前面了。最倒霉的就是第三种,在原来队伍中间的,一下变成所有人里最后面的人。

其实我们就是原来在队尾的人。因为杀进来的晚看的清楚,机会也算多。所以一下从队尾冲到了另外一个领域的前面。

下面我们在讲讲“机会”,“实践”和 “生态”

首先是兴趣,这个不多说了。我们聊聊机会...

机会

我和刁勇(这个项目的初创人)觉得是政策上看见的。最近国家一直提“文化创意产业支持中国发展”,的确一个国家不能一直靠牺牲资源求发展,比如一个女孩的包,中国生产的贴了国外牌子就身价百倍,人工我们的,皮我们的,污染留我们这儿,但是这都是第二产业算工业,牌子是文创产业第三产业,其实就是溢价部分人家拿了。你还不能翻脸,所有人趋之若鹜。国家也看着根儿了,于是出了政策,定了方向。

但是对政策谁最敏感?那肯定是政策受益者,谁是政策受益者?起码上一批肯定是房地产开发商吧?所以地产开发商纷纷开始涉足这个领域,但是纯这个领域又不懂,怎么办?先打擦边球,然后慢慢补课,所以一夜之间,“文化地产”,“旅游地产”,“艺术地产”,各种园区应运而生,其实干的还是本行盖房子,提供空间,起码是个1000平米展厅,有的是特意盖的,有的就是售楼处改的。都上了这样那样的配套,但是,里面东西呢,放什么,谁运营。

市场苦苦寻找的300万件展品

于是我们认为的机会在这儿,这样的空间全国我们保守算了一下,全国661个市(2004年资料,按现在城镇化进度远不只这些城市)平均每个城市最少15个这样的空间,661x15=9915个展厅,就这些展厅一年总不能一个展览吧,6个,俩月一个。每个展览50件展品。9915x6x50=2,974,500件展品。300万件展品哪来的?中国活着的拿的出手的艺术家1万人就差不多了,一年一个人也就20件作品,我们算30件都高产,都在状态。那一年才30万件东西,才是需求的10分之1。再算做点其他内容古今中外作品,古董,汽车的,娱乐的。我们还是觉得起码需要100万件。

我们来描述一下这100万件展品,通俗易懂,和老百姓紧密相连,好运输,最重要市成本,不是所有地方都和北京,上海一样,今天来个方力钧,明天来个奈良美智。

实践

于是我们开始就把重点放在老百姓本身,找民间的,自发的,免费的。找来找去找到了一些人群,比如儿童人群,是每个家庭的中心,孩子的作品不分高低贵贱,国家领导人互赠儿童画也是正常的。因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,是希望,没人否定,只有对,没有错。开始几个创办人自己花钱办了一些儿童展,自己搞效果不错,然后产品化,和商业空间合作和商场合作。

比如,2013年底给银泰集团做了一个(银泰百货和银泰城是全国第二大的百货集团),接触过程中发现,这个集团很有魄力,有精神,实干和我们一拍即合。他们的需求就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商场的开业(一线城市从商业领域定义其实就4个,京,沪,深,广)。

这个展览在唐山,和我们猜想的也一样,成本有限,要接地气,要高效率,我们就用的儿童艺术展来做。效果就是家庭作为单位的黏度高,有传播,有印象。作品数量可以保证。可以促成再次访问。

说到这儿,我得做个声明,我们除了实验性的展览是自己出钱,自己做,其他的合作都是商业的收费的,因为我和刁勇在外面演讲很多,演讲时候例子都是讲实验性的例子,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我们是自己掏费用做,公益的。“公益”这词儿我们一直不敢沾。我们做这事算出于理想和爱好,但是一直没觉得直接能帮助到谁,所以最多算自娱自乐,当时银泰还以为我们事免费的,负责领导大力支持,上下游说,最后我们还是给人家开了一张长长的账单,让当时支持我们的领导很是难做。这也算个经验吧,不要让人误会对你的定位。

我们就用这个项目讲讲“互联网思维”怎么实践, 就事刚才说的“应变”在哪 。

1,首先是在唐山这个展览作品的收集,我们作品是当地收集,很多人误会“互联网思维”就是用互联网做事,其实恰恰相反,我们是派人到当地面对面,在下线和各个幼儿园沟通的,因为只有当地的孩子作品才能吸引当地的家庭。

2,展览内容要可以持续,可循环,提高黏度,所以我们另一部分作品是现场再收集的。流程,如下图:

我们之前的所有的展览包括宣传都尽量做到“互动”,“点对点”,“定制”。

生态

下面我们讲讲,现在这个环境里我们怎么利用互联网思维的

1,我们怎么用互联网思维定位?

首先艺术领域是个近乎于封闭的领域,学术地位,体制内是非常重要的。 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坏事 ,我觉得是机会 ,机会是并没有太多竞争,就象刚才那个例子一样,我们是队尾。想变成队首特别简单,就是不和原来的大佬们排同一条队伍,开个新窗口,但是这个窗口不能远,就是隔壁的窗口,所以我们还叫“美术馆”保留美术馆的特征,还做艺术,做艺术品,但是又不是他们的艺术品。

2,我们怎么宣传?

用互联网思维最大的体系特点就是SNS体系 ,其实就是点对点的社交网络,我们点对点也是,但是我们并没有把宣传放到线上,我们是最大化了线下社交,我们利用给全中国最好的广告公司演讲来寻找客户,利用去大学演讲,象传教士一样让同学们帮我们传播,并争取到更多的志愿者,参与进来他们收获经历,我们收获更低的人力成本。

我们就在这样的生态环境里,适应着艺术领域的变化,寻找着中国梦...

结语:

说一个悲情的小故事 ,诺基亚在被微软收购的时候很多高管都眼含热泪说“其实我们没做错什么”。诺基亚的确是个好企业,但是我只想说,他们不是没做错什么,他们是因为什么都没做才被淘汰的...

 

©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。
标签:唐亮    互联网    艺术    艺术家    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更多内容...
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