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 我们经历的车展

John
John
2014-04-23 16:56:56
来源:风尚网

回望中国的车展历程,自1985年第一届上海车展举办至今,从上海到北京,从广州到成都,再从沈阳到深圳,一个又一个车展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感官,更直接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和汽车文化的跨越式。

发展。凡是种种,仿佛就在眼前。

桑塔纳

1985年 上海车展第一次来到我们生活中,在那个改革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时期,车展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词汇。唯一让我们记住的,就是那届车展主推的、被我们记入中国汽车工业史册的车型——桑塔纳。

1990年 北京车展第一次举办。两万平米的展厅里陈列着17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台汽车。只不过那一年,我相信人们对北京亚运和吉祥物“盼盼”的印象远多于车展。

第一个在中国内地用车模吸引观众

1993年 在第五届上海车展期间,丰田汽车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内地用车模吸引观众的汽车公司。自此,车模成为了中国车展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靓丽风景。不仅是车模,从这一次车展开始,广告、新闻发布会、专场展示会,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开始用各种方式表现出对这片东方热土的关注。

1996年 第四届北京车展的高品质,也让江泽民、李鹏、朱镕基、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莅临观摩。同时,中国内地车展历史上第一次细分了专业观众日和普通观众日,受到各界一致好评。

1997年 借上海车展举办之际,上海通用宣布成立,同时携首款即将国产车型别克新世纪亮相车展并且一鸣惊人。后来,从“陆上公务舱”GL8到“十万元家轿”赛欧再到凯越,上海通用创造了中国车市一个又一个速度“神话”。

4S店

1999年 在本田以一元人民币的象征性价格与广汽合资成立广汽本田(当时叫广州本田)两年后,第一款中高级轿车,第六代广本雅阁借车展来到中国消费者面前。它不仅仅是连续多年的销量冠军,更是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销售格局——4S店模式从此开始。

时间进入21世纪,民营的自主品牌开始进入中国消费者视野。只是在本世纪最初两年的车展上,无论是奇瑞还是吉利,在合资、进口品牌的光环中,身影显得尤为渺小。甚至在中国加入WTO当口,有人说“狼来了”。谁都不曾想过将来有一天,自主品牌的成长会突飞猛进。

戴口罩参观车展

2003年 这一年的上海车展是特殊的。彼时SARS的阴霾笼罩中国大地,戴口罩参观车展、车模戴口罩走台成了热点话题。但也正是从这次车展开始,中国车市迎来了本世纪第一次井喷。同时也诞生了第一届广州车展。经过整整十一年的耕耘,广州车展业已成为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之后的我国第三大车展。

2004年 北京车展后,李书福做客CCTV《新闻会客厅》。他抱怨车展“崇洋媚外”,他透露豪华洋车暴利多,他的吉利只能蜗居11万平米展馆的一个小小角落。但是六年之后,他用2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知名的豪华品牌沃尔沃。

2008年 北京奥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而北京车展也第一次从北三环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,搬迁至顺义的新馆。交通的不便利并没有影响到观众的热情。互联网媒体的兴起,也让无法到现场观展的汽车爱好者们有了新的选择。

大约也是从这时候开始,每一次车展上的顶级豪车,也会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。谁都以为4700万的阿斯顿-马丁One77会问鼎车坛的时候,一台镶着钻石和黄金的加长版劳斯莱斯带着1.5亿元的天价让人咋舌。

我们的车展,让车市前所未有地丰富

曾经,一台桑塔纳的售价可以接近20万,后来,10万元的赛欧让无数中国人圆了汽车梦,再后来,3万元的吉利轿车又让无数老百姓收获了实惠。今天,我们几乎已经看不到加价卖车的景象,也不再需要看着销售的脸色选车。这是汽车产业历经20多年的蓬勃发展后带给我们的最直接的变化。

今天的车市

不仅是车价,走进今天的车市,各种级别、各种款式、各种颜色的上千款汽车等待着我们去挑选。对我们来说,现在要面对的不再是无法选择,而是选择太多。现在当你手握15万元的预算款时,你可以挑选的车型数量不下20款。于是,各种媒体上的各种导购推荐,就成了无数消费者买车前的“必修课”,但真要下决定的时候,又会在彼此之间犹豫徘徊,这时候,买哪款车反倒成了“甜蜜的烦恼”。

我们的车展,改变了车系竞争格局

21世纪初的时候,大众和通用还在争辉,但先进技术还没有注入品牌之中;彼时日系品牌只有本田涉足国产,雅阁掀起的热潮从2000年开始就持续了近10年。那是一个自然吸气发动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年代,尽管不高的油价还没让人觉得省油是个事儿,但本田的i-VTEC技术就是让人觉得经济高效,而通用那2.5升V6根本就是“油老虎”的代名词。

中国消费者汽车文化的进化

今天,日系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路上渐行渐远,省油已不再是日系车的卖点和专利。以大众、福特、通用等为首的欧美系,依靠更加高效的汽油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,让“更低油耗更强动力”成为了可能。而十年前还没来中国“扎根”的韩系,也用不到十年的时间,瓜分了大把原本属于日系的市场份额。

当然我们也看到,2013年被寄予厚望的自主品牌们反而在不断收缩着自己的市场。奇瑞、吉利、华晨这样的先行者,还有长城、上汽、长安这些后来居上者,纵有一颗向上攀登的心,怎奈处处被合资品牌压制。

也许,长期以来受困于低价廉价的泥潭无法自拔,是自主品牌缺乏后劲的一大主因。为了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,大批量地推出技术含量有限、仅能满足基本代步需求的产品,本身就是一种短期行为,缺乏有力的后续产品、缺少资金支持的技术积累,自主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将举步维艰。而当众多合资品牌巩固了10万以上的市场份额,开始考虑制造新产品向下打压的时候,自主品牌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。

我们的车展,培养了我们的汽车文化

当上世纪90年代车展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时候,我们还在感慨,中国的车展什么时候才能和国际接轨。今天,随着成倍扩大的展馆面积,新车数量也必然增加无数。绝大多数产品都已经通过全球同步的方式进入中国,更有部分厂商为中国推出“专供”车型。我们都明白,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,值得所有人全力投入。

在面积和车型数量扩张的背后,则是我们中国消费者汽车文化的进化。短短十几年,我们已经从“来了就好,来了就要”的初级思想中脱离出来,用更加挑剔的眼光看待每一款来到身边的新车型。多元化的购买需求促使各家厂商不断推陈出新,不断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改变产品的细节,甚至是颠覆。

如今的车展,我们最想看到的是什么?也许是新车,也许是美女,也许就是那些动辄数百万的豪车,需求也是多元的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车展这些年,培养出了一大批真正爱车、懂车的车迷,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的意识,知道什么是好车,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车。

©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。
标签:车展    汽车    汽车品牌    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更多内容...
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