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气逼人的清代掐丝珐琅

Joe
Joe
2012-12-24 11:31:01
来源:风尚中国

灵气逼人1700-1795年清代掐丝珐琅

  掐丝珐琅有一个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名称:景泰蓝。这个几乎成了中国(特别是北京)特产的名词,溯其根源却得出令人意外的结果,原来我们口中的景泰蓝,亦即 掐丝珐琅器原来最早出现于古埃及,后来于传入希腊,并于公元6至13世纪在东罗马拜占庭文明中达至鼎盛期。

  灵象颔首敛目,姿态庄重,各配辔头、披挂,鞯上以云纹和海水江崖纹为地,上饰龙纹,背上鎏金鞍各驮宝瓶。据传曾为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旧藏,而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宝座前亦有一对同样作品。高20 寸,所属年代:清十八世纪。

清十八世纪掐丝珐琅太平有象象耳为祥云造型

  一双象耳保留铜色,设计成祥云造型,并凋刻上花纹,表达了此象并非凡物,乃是一对灵象。

  那麽掐丝珐琅东传的正确年代是什麽?一般认为是 南宋,皆因当时有位文人顾文荐曾经在其着作《负喧杂录》中提到:“予得一瓶,以铜为胚胎……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,却是玻璃,极其工巧,不知何物。”,于 是推论当时已有外国制造的掐丝珐琅器传入。虽然宋代已出现掐丝珐琅器,但当时文人仍然“不知何物”,因此还得发展到十三世纪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西 征,有关的技艺才慢慢传入,可惜当时并得不到文人雅士的认同,东传掐丝珐琅器只属当时妇女赏玩器物之一,尔后还要经历一段不短的蕴酿期,直到明代景泰年间 (公元15世纪)才开始广泛流行,由于明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均为历朝之冠,才会得到“景泰蓝”这个别具中国文化气息的别称。


披挂上饰龙纹

  一双灵象背駄宝瓶,寓意“太平”,而象身的披挂上则饰以五爪金龙,图案色彩丰富,烧制难度甚高,有可能是皇室御器。

1 / 2
©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。
标签:清代    掐丝珐琅    青铜    手工艺    收藏    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更多内容...
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