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年,在收藏圈中被毁掉的词

John
John
2014-04-28 17:25:03
来源:风尚网

这些年,在收藏圈中被毁掉的词

在鉴宝节目的推动下,越来越多的专家走出书斋迈向公众

(一)专家

第一个被毁掉的是“专家”。曾几何时,专家是一个令人敬仰的称号。尤其文博系统的专家,以其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研究令文物爱好者折服。但随着收藏热的兴起,尤其是电视鉴宝节目的推动,部分文博专家难耐寂寞,纷纷由书斋走向前台,由考古及器物研究专家变身为文物鉴定专家。由于缺乏实战经验,书斋里的有限知识在汹涌的仿伪大潮中很快被冲击得七零八落。但是为了维护“专家”的体面,无法经受市场的诱惑,许多专家面对公众和镜头依然言之凿凿地指假为真,甚至将专业良心抵押给魔鬼,不断开具有价证书。以至于业内戏言,“伪专家之祸,远甚伪古董之祸”。

(二)骨董商

在清末民国年间,古玩行是一个有着很高地位的文化行业。骨董一词,起于唐代。骨者,乃过去之精华,取肉腐骨存之意;董者,明晓也。骨董,即明晓古人所遗之精华也。正因如此,过去的骨董商必须精于器物之鉴定、欣赏,通晓器物所蕴涵的文化、历史,是有知识又有实力的文化商人。相传民国时无论达官大贾进入琉璃厂,离去时店主只送到大门内,挑开门帘,由客人自去,不卑不亢,这是一种行业身份的象征。现今的古玩城,“骨董”者既已稀少,“商”之诚信也多沦落。甚至仅存凤毛麟角的少数诚信真品店家也羞于言商,而制假贩劣、不学无术者反而大行其道。骨董商越来越少,是收藏市场的大不幸。

(三)收藏家

这个不用说了,去百度上查询一下中国X大收藏家,就大致知道目前收藏界的现状。收藏二字,“收”而“藏”之。收是一个考验眼力学识的过程,藏是一个鉴赏研究和传承的过程。如果说过去对骨董商有很高的要求,对于收藏家者则更甚之。收而不精谓之陋,精而不藏谓之鄙,藏而不学谓之愚,学而不通谓之俗。正是因为有如此高的要求,在那个年代才产生了吴大澂、罗振玉、张伯驹、王世襄等一批收藏大家。这些大家不仅留下了宝贵的藏品,更留下了大量研究、鉴赏的著作。反观今日之“收藏家”,实力超群大肆购买精品者多为投资大鳄,以股市手法凶悍操作艺术品市场。虽然也有几个经常在媒体上大谈藏品的艺术、文化,且不论其见识毫无超越前人之处,其目的也只是为了让手中的藏品能卖出更好的价格。

现在更多的是自封或被媒体吹捧出来的“收藏家”,基本上属于钱多人傻的代名词。满屋满屋的藏品都是瞎活儿,大把大把的钞票滋养着仿品工场——回头谁称你为收藏家,一定要注意一点:他没准儿是在说你傻呢!

(四)捡漏

捡漏曾经是古玩爱好者最大的乐趣,我们也曾无数次听到在古玩市场上捡漏的传说。可是说实话,自打我进入这个行业,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事儿:花几万元买件东西,马上就能值几十万上百万。我也曾为此郁闷,“肿么”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呢?时间长了,也就渐渐释然——在现如今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,能够以合理价格买到真品已经很幸运,想捡漏者稍不留神很可能就被漏给剪了!原因很简单:没有谁会无缘无故白送你钱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、网络、电视鉴宝充斥的时代,想想你那个漏从哪儿来的吧?古玩商?一线工兵?朋友?他们都不看电视的吗?不上网的吗?不了解行情就卖东西的吗?自从我数次听到一线的报价与拍卖市场齐平的时候,我就知道,捡漏的时代彻底结束了。我们唯一能做的是:把握未来的趋势,用时间换空间。别想着今天花了一万,明天就能值五万,如果今年一万买了,五年后能值五万,那就是漏了。

(五)民间博物馆

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战略的实施,民间博物馆这一新生事物也应运而生。不幸的是,这个名词才刚刚兴起,还没来得及戴上光环,就生生给毁了!这原本是一件促进文物收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好事,但歪门邪道的人总是比正经做事的人动作快。我近年考察了10余座挂牌的民间博物馆,毫无例外地都陈列着低劣的仿品。从三星堆的玉器到元青花的暖瓶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他们做不到。这些伪品博物馆的经营套路都是一个样:利用国家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,以及文博系统极为低下的鉴定能力,骗取博物馆资格,再以此套取扶持资金、土地和贷款,形成一条伪劣文化产业链。随着数家伪馆的曝光,原本大有前景的民间博物馆事业就此蒙上了浓厚的阴影。

©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。
标签:艺术收藏    艺术品    艺术家    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更多内容...
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