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复:与文化共同远行

时尚先生
时尚先生
2016-05-24 15:20:18
来源:风尚中国

在北京观复博物馆的大墙上,印写着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的全文:“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,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。没身不殆。”在这66字中,就包含着观复博物馆的释名——

“观复,观是看,复是重复,一个东西你反复地看就有喜欢研究的意思,这是简单的理解,再一层意思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写过的,‘万物并坐,吾以观复’,就是万物都在生长,我看着你轮回,境界高。”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如是说。

观复博物馆

今天的北京观复博物馆,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,开车过去,略觉远离城市,车行几十分钟,一片占地面积约六亩的建筑群立于此间:观复博物馆包括了书画馆、古典家具馆、古典器物馆以及油画馆,并且还分别在杭州、厦门和山西建立了观复博物馆分馆,并且入选了2004年中国十大民间博物馆。如今观复博物馆已经走过了14年的岁月,在国内私人古典博物馆的范围内,算得是独占鳌头、个中翘楚。观复博物馆能有今天,自然离不开马未都先生的精心设计:进入观复博物馆,颇具匠心的展品陈设,会让人不时感受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“新”与“旧”相互辉映。红瓦及大玻璃落地墙,现代化的气息中又不失古朴。虽是陈列古董,但整个博物馆无论是透视、光线还是摆放,既符合专业化的要求,又考虑到参观者的感受。看着眼前美仑美奂的藏品,不禁使人感慨,现代科技源于古物,又让古物得以展示,使后世之人领略其风采,又成了一个古董新生的例证。

对于马未都先生来说,其实观复博物馆最起初,也不过只是一个兴趣,一个热情:“观复博物馆今年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,14年说起来,不能算很短。建博物馆最初其实只是我的一个乐趣,属于个人的事儿,觉得有意思。1992年我已经把《马说陶瓷》写出来了,现在快20年了,那种想法今天看还不过时。上世纪90年代初有部分人对文化的感受已经开始逆转了,过去我们对传统文化是仇视的,是绞杀的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这次绞杀从太平天国起,一直到五四运动,到新文化运动,到文革终结,中间跨度是110年。文革终结后还有大约10年的时间是余波,大家都回不过劲儿来,按中国的60年一甲子,两个甲子都过去了。在跨过80年代到90年代,很多人开始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了,那时候我收藏10多年,有相当一部分东西了,最早先就开始做展览,把自己的收藏展示给公众。展览开门我头一个进来,关门我最后一个出来,谁来看展览我和谁聊天交流,我发现进入90年代,大家还是对文物感兴趣的,80年代是真没什么人感兴趣,既然大家都感兴趣,那么我把展览固定化,规模化,那不就是博物馆么?所以当时我就开始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,但当时博物馆还是处于一种国家垄断的形式,基本没有个人什么事情。但当时我有兴趣,有热情,于是没想那么多——92年申请的,96年也就批下来了。四年时间,这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。”

1 2 下一页
1 / 2
©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。
标签:观复博物馆    博物馆    陶瓷馆    家具馆    
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更多内容...
奢华私语 时尚衣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