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
据悉,汽车股显著分化,截至发稿,长城汽车(02333)跌4.95%,报12.3港元;小鹏汽车-W(09868)跌4.21%,报64.9港元;理想汽车-W(02015)跌3.69%,报101.7港元;比亚迪股份(01211)涨1.39%,报334.8港元。
消息面上,2月10日,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,发布全民智驾战略。在整车智能战略下,比亚迪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,覆盖7万级到20万级。浙商证券指出,比亚迪代表的平价整车厂入局有望继续推升行业渗透率,智驾平权时代有望到来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日多家车企推出降价促销活动。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降价车型达到227款,远超2023年的148款。2025年,仅1月份就有超过30家品牌加入降价阵营。此外,有分析人士指出,比亚迪将高阶智驾降至10万级别,加量不加价,或会让车市迎来新一轮的价格战。
价格下探智驾“狂欢”
众多车企推进高阶智驾“平权”的背后,技术下放带来的加量不加价成为关键。
“目前,智驾普及的最大阻碍是高昂的价格,大部分消费者没有机会接触智驾。”王传福表示,比亚迪将通过全民智驾战略,加速智驾普及,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。
在智能驾驶发展初期,车企竞逐激光雷达等硬件设施,这也被认为是高阶智驾的门槛,而高成本硬件的搭载更让智驾成为高端车型的标配。据统计,2024年前11个月,国内乘用车市场智能领航驾驶系统累计标配量达175万套,其中高速领航系统和城市领航系统分别为145.8万套和29.4万套,对应渗透率分别为7.2%和1.5%,但在售价20万元以下的新车市场中,领航系统的渗透率仅为0.9%。
另一组数据则显示,目前售价10万—25万元的车型为车市走量细分市场。“随着产业链成熟,电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,提供智能化功能将成为车企应对竞争的关键。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钟师认为,在低价走量车型上实现智能化普及,不仅能增强竞争力也能进一步拉动市场销量。
智驾“下放”,在增强区间市场竞争力的同时,也让车企在价格战中得以抽身。近两年,车市价格战频发,汽车行业利润率持续缩水。数据显示,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.3%,但新车价格战仍在继续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,目前头部车企的竞争格局仍未稳定,而在高增长的市场中,今年价格战仍将延续,并且将极其猛烈。
因此,车企需要在当前业务和未来发展之间做出平衡。业内人士认为,激烈的车市竞争下,各车企不敢轻易退战,但当新车价格均触底后,市场竞争又回到原点。因此,价格战需要新故事,相比高价位车型,低价车更能形成走量规模化同时在价格上也更加吸引公众,对于车企而言低价车智驾是智驾领域中的蓝海。